荟聚业内菁英,领读前沿趋势

装备制造业新型价值创造体系-当下经济及政策引导观察

本文作者:耿雪峰 文章来源:智企新视界 2023-02-01 14:58

1237

装备制造行业企业正在不断吸纳先进制造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期望拓展其传统的‘研/产/供/销/服’核心价值链,获得更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也在努力寻找创新方向,期待突破原有价值创造体系,建立新的增长曲线。文章将通过对当下经济数据和政策引导的观察,以某能源装备集团为例,阐述数字化转型是构建新型价值创造体系的重要抓手,以及相应的新型价值创造方向和所需的数字化能力构成,并给出数字化能力的实现架构和建设途径。注:本文撰写于 2022 11 月初,所引用的经济指标数据为当期数据。


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 2022 年前十个月的中国宏观经济状况和政策导向 。2022 10 月底及 11 月初官方公布了三个宏观经济数据,一个是 10 31 日公布的 PMI,另一个是 11 7 日公布的进出口数据,以及 10 24 日公布的工业产能利用率。通过观察这三份数据及综合 10 个月历史数据,对其产生的缘由和趋势进行分析,并辅以对国资动态的跟踪观察,期望能给装备制造业企业构建新型价值创造体系带来一定的启示。


1. 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采购经理指数 PMI 主要是一个前瞻性的宏观经济数据。数据取值涵盖企业当月采购、生产、流通等各环节,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是国际通用的用来表明截止到数据发布之日的经济状况,同时具备相当的前瞻性,是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即十月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实际上是意味着十一月份的制造业或非制造业的扩张与收缩的状况。50 是基准线,高于 50,说明在扩张、扩大生产。低于 50 说明在萎缩。 


PMI 有两套数据,一套是中国国家统计局的 PMI 数据,另外一套财新公布 PMI 数据。统计局每月公布的 PMI 采购经理指数,主要侧重于大企业,或者说是以国企业为主的数据,代表大型企业或大型国有企业的状况。财新数据来源于市场统计机构,财新数据主要反映中小企业的状况。


1.1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1.png


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10 月的制造业的 PMI 49.2,低于 50 基准,意味着落入了紧缩区间,即扩张意愿紧缩。


2.png


与此同时,财新公布的 10 月制造业数据也是 49.2,与统计局的数据巧合,但从趋势上看有所不同,虽然财新数据连续三个月数值在 50 以下,但其走势趋向繁荣。


两份数据显示,大制造企业面临的挑战较大。而各期历史数据显示,中小制造业企业的 PMI 波动性更大,说明中小企业在价格体系中表现的更敏感更敏锐,大企业抵抗外部环境的波动性的能力更强。


1.2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3.png


非制造业 PMI,统计局的 10 月份数字是 48.7,在 20224 月触底后反弹,经过 6-7 月份连续两个月的扩张后,由于疫情反复管控力度加大,持续走低至 10 月,再次进入荣枯线下。这显示大型企业的服务业仍处于恢复期,但这是一份服务业综合指数,在服务业分项中,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尤其是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即数字化产业,1-10 月同比增长 9.2%


4.png


财新非制造业 PMI 48.4,综合历史数据来看,中小服务业企业比大企业的服务业在疫情中恢复的更快些,同时在疫情严峻时中小服务企业的景气度滑落的也更快。


上述 PMI 数据预示着 10 月份时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以及对 11 月份提前的安排。从这两套 PMI 数据来看,2022 年上半年,中国的经济是在努力恢复,但没有预期中的在疫情中强劲反弹。在三季度及十月份数据又显示出,制造业大企业又出现了些萎缩,但总体是在企稳。上半年数据印证了国务院于 7 22 日,举行《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中介绍的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指出:“上半年整个中央企业的经济运行也是 V 字型的,曾经 4 月份跌到了低谷。国资央企顶住了压力,提现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强大韧性”。而第三季度和十月份数据说明了供给和内需都在紧缩,企业运作成本上升。


核心观点:从这两套 PMI 数据,尤其是三季度和十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在考虑如何继续降本的同时,更应该慎重考虑如何通过加速转型来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另外数据显示,在这种大级别的经济波动中,服务业的韧性及恢复速度要好于制造业,尤其是服务业中数字经济产业。这对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战略的正确性,给与了相当有力的支撑,重点方向尤其是落在数字化转型上。对于大型装备制造业,更需提升对开展基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或面向服务的制造融合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知。即:通过数字化技术增强提升产业链的各环节服务功能和能力,是制造业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抗击大级别经济波动、获得新型价值增长的重要途径。


2. 中国进出口数据


5.png


海关总署 2022 11 7 日公布了前 10 个月中国外贸数据,数据依旧非常亮眼,尤其是出口数据,2022 年前 10 个月,贸易顺差 4.8 万亿元,扩大 46.7%。我们来一起观察一下进出口数据,并对产生的现象和趋势进行分析。


2.1 劲爆的进出口数据


6.png


不看 10 个月的综合数据,单看 7 月份的数据,就不仅仅是亮眼,而是震惊了。7 月份出口同比增长 23.9%,贸易顺差扩大 90.9%。这是中国有历史记载的单月贸易顺差最高纪录,这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研究和探讨。海关总署对此也做了简单的结构性分析,仅把出口高增长的原因归为电子、机械等中间品持续出口强劲。


6-2.png


从细化数据上可以看出,出口的高增长,第一位因素是对欧盟的巨大贸易顺差,前 7 个月贸易顺差达到万亿级,扩大 71.7%。一直以来欧盟与中国的贸易相对平衡,2022 年以来贸易平衡被打破,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明显扩大,官方虽然未做原因分析,但也能感受到根本原因是俄乌局势给欧盟带来的挫伤,导致欧盟产业基础发生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尤其是依靠能源生产的制造业,由于能源短缺价格高企,导致产成品竞争力不足,转而直接向中国采购同类产品。很多高耗能有关的行业,在欧盟生产就是要亏损或利润降低,还未见欧盟对此问题的有短期应对策略,但中长期的应对策略是数字化绿色转型,以期通过数字化转型增强欧洲经济韧性。 


2.2 数字欧洲计划


欧盟就的“数字欧洲”项目计划 2021 年开始实施,预计到 2027 年完成。目的是确保欧洲拥有应对数字挑战所需的技能和设施。20222 月份,人民日报也报道了欧盟委员会已批准总额约 20 亿欧元的绿色和数字转型资金,用于完成“数字欧洲”项目的部分工作计划,其中涉及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金使用方向是:应用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数字工具包”来快速弥补企业的“数字鸿沟”,提高协同效率、降低成本。


7.png


中国科学院在 2021 年也报道了欧盟发布的《2030 数字指南:欧洲数字十年之路》。其中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南的四项目标之一,其目标为:“75% 的企业使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90% 以上的中小企业达到基本数字化水平;另一目标是“培养具有数字技能的公民和高度熟悉数字技能的专业人员”,以解决因新冠疫情显露出的欧洲“数字贫困”问题。


核心观点:通过前 10 个月及 7 月份劲爆的进出口数据来看,欧盟面临的问题和态势,未来可能会更加剧,欧盟对华的贸易逆差可能会继续加大。但欧盟正在加大数字化转型的投资,这种貌似中国吃定欧盟的态势,正倒逼欧洲加快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步伐。作为中国制造业不应满足于短时巨大顺差,更应借此优势期间,加快加大数字化转型升级投资力度,寻求新的价值创造空间,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取得优势地位。


2.3 正在崛起的东盟


8.png


出口的高增长,第二位因素是对东盟的贸易顺差,前 7 个月顺差扩大 76.4%,前 10 个月扩大到惊人的 93.3%。以贸易顺差贡献国最大的越南为例,已有分析犀利地指出:“越南成为中国的出口通道,在欧美高通胀下对越南的进口需求上升,导致中国对越南的出口大幅增加,使得贸易顺差创新高”。这里我们能间接看到的是,对以越南为代表的东盟的出口量的大增,对其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要求,越南等多数东盟国家电力设施发展程度较低,为缓解电力短缺,东盟国家对能源设施的建设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所以除一般贸易类海外投资商借道越南出口外,国有大型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有望对东盟的出口实现新的增长,后续我们也将以某大型能源装备制造集团为例,进行数字化转型探讨。


核心观点:从 2022 年出口数据以及去年外贸对 GDP 增长贡献率(20.9%,商务部数据)来看,出口依旧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引擎之一,大型装备制造行业企业,在继续着力拓展海外业务营收、提升其高产品服务附加值的同时,要加大对其海外运营管控的数字化支撑能力建设的投资力度。重点除了传统的海外数字化营销建设方向外,随着海外市场规模增长,做为新型价值创造的数字化供应链的服务备件管理能力必须开始前瞻性建设。此外,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实时进行风险合规的管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确保经营活动全流程合规、实时掌握和遵循市场准入、贸易管制等方面的要求。


3. 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


9.png


10 24 日公布三季度的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 75.6%,比上年同期下降 1.5 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分属的通用设备和专业电气设备行业的工业产能利用率分别是 79.7% 77.6%,比去年同期都有所降低。


10.png


核心观点:纵观中国 10 年的工业产能利用率来看,最高点在是在去年 7 月份的 78.4%,这还是在去年全球由于疫情工业停摆、中国大幅提高生产保全球供应的情况下录得的数值,在未来很难超越,产业发展已进入存量阶段。对于企业来说,除了继续围绕主业突破关键技术、突破关键瓶颈工序进行产业升级外,更需要突破其原有价值创造体系,寻求新的价值创造方向,重构价值创造体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4. 国资动态跟踪


仅截取 7 月下旬连续 3 天的国资动态,就能看出在国资委的密集会议、论坛和发布会中大量的提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企业、数字产业、数据经济这样的关键词。


11.png


核心观点:国家政策层面在经济数据偏下行趋势时,会出台短期的相关经济托底政策,但长期政策的引导已经同欧盟的‘数字欧洲’的战略高度趋同,都共同意识到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最重要的要素,期望通过政策和投资引导,使得本国或本区域的产业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产生深刻变革,在保存并发展传统存量实体经济的优势同时,向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转变,从而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5.小结


本篇通过对下经济数据和政治引导的观察,展示出企业通过数字化建设获得新型价值增长的迫切性和建设方向,后续将通过《装备制造业新型价值创造体系》展开论述。



相关资源推荐

精进电动: SAP助力精进电动“引领创新、走向全球”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icon 成功案例

康方生物:量体定制如何助力 ERP 迁移上云,实现业务蓬勃增长?

icon 成功案例

SAP 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国市场云收入表现尤为强劲

icon 趋势观点

SAP燃气行业云--中小燃气企业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利器

icon 趋势观点

打造出海新样本,SAP 助力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

icon 趋势观点

SAP 助力金融创新,推动经济与社会平等、高质量发展

icon 趋势观点

大咖推荐阅读

精进电动: SAP助力精进电动“引领创新、走向全球”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icon 成功案例

康方生物:量体定制如何助力 ERP 迁移上云,实现业务蓬勃增长?

icon 成功案例

SAP 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国市场云收入表现尤为强劲

icon 趋势观点

SAP燃气行业云--中小燃气企业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利器

icon 趋势观点

打造出海新样本,SAP 助力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

icon 趋势观点

SAP 助力金融创新,推动经济与社会平等、高质量发展

icon 趋势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