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业内菁英,领读前沿趋势

数字化助力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强势崛起

本文作者:翁碧青 文章来源:智企新世界 2022-09-06 15:50

1388

近几年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发生了很多变化。在这股浪潮下,政府出台了多项改革政策,全方位鼓励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在政策、技术、资本的多重催化下,生物医药产业在疫苗、血制品、诊断试剂、细胞、重组蛋白等众多领域的创新实力稳步增强。近两年国内疫苗厂商通过快速研发实现了疫苗自主供应与出口,疫苗外交也极大提升了中国生物制药在全球的地位。

本文将围绕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态势、生物药企快速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及 SAP 为中国生物药企通过数字化提升全球竞争力等方面展开阐述。

目标远大,行业欣欣向荣

1.以成为全球最重要生物医药市场为目标

在疫情和政策两大因素的交互影响下,近两年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出现空前热度。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其市场规模占全球份额正逐年上升。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发展,经历2005-2017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后,开始进入爆发增长阶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为3.57万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且仍有继续上涨的空间。在政策上,国家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 规划着重布局重点实验室、产业园,发挥生物医药研发及生产的集聚效应,构建“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产业链体系。随着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众多生物医药企业在疫苗、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血液制品、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方面创新成果突出。未来,中国的目标是成为世界最成熟、最重要的生物医药市场之一。

640.png

图1: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预测(亿)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整理

2.资本市场的热度也促使生物医药行业快速发展

资本市场热钱的大量涌入,促使众多生物医药企业上市与投融资活跃度保持上升态势。2021年生物医药融资达到522起,较2020年增长53.1%,共有89家生物医药公司在中美两国三地完成 IPO 。而国内众多传统化药企业为了在国内生物医药市场快速发展的当下搭上快车,优先选择通过投资、并购等形式来快速切入生物药领域,扩充自己的产品线,寻求多元化发展。截至2021年11月底,国内医药领域共产生52起并购交易。这些创新药企被收购后,可以充分利用其母公司成熟的生产和商业运作能力,实现更快的研发投入回报。

3.“输入中国”转变为“中国输出”

医药行业一直存在两大壁垒,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过去,中国医药产业多以仿制药为主,或通过 License in 国外产品实现在本土市场销售。随着国内对医药行业扶持政策落地,及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行业的看好,众多海外研究人员纷纷落户国内推动生物医药自主创新研发。而随着这些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一些公司已开始在海外建立实体业务,开展商业化和市场准入活动。中国已然是全球生物制药产业的重要且密切融合的一部分。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异军突起将对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快速发展,挑战源源不断

不管是传统药企通过收并购进入这个赛道,还是新创立的生物医药公司,生物医药行业在迎来蓬勃发展的同时,众多药企在其快速发展中也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现实管理挑战。

1.对于初创生物药企业来说,其发展速度迅猛,往往伴随着企业规模的快速成长,运营体系搭建、分支机构设立、研发临床试验、试产生产协同、人才规模扩充等各项业务的快速推进,企业运营管理面临挑战。而通过收并购进入生物医药行业的传统药企来说,同样面临由于产品线不同带来的市场策略不同、管理模式变化、机构复杂、核算模式不同、经营分析维度不同等种种变化,传统的单法人管理模式要往多法人、集团化管理方向发展,对原有的运营模式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

2.近年来随着国家配套医疗改革不断推进,加上疫情等突发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发生,医药企业面临加速洗牌,生存环境已然改变。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等极大压缩了药企的利润空间。两票制、带量采购使得传统营销模式面临挑战。这也倒逼企业需要控制自身成本,寻求降本增效之法。

3.国家针对医药生产与流通企业在合规上有着强制的规定。不管是在新药的研发、临床过程,还是在医药生产、销售、流通各环节,都面临着产品安全生产、质量追溯、法规监管等各项 GMP、GSP 合规管理要求。而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面对海外市场监管,全面融入国际标准将成为企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4.国内药企正融入更高水平的全球化产业生态圈层。众多国内药企加速推动创新研发、临床运营及项目管理、国际市场药品准入、海外运营实体注册、当地市场合作与销售队伍建设等多个环节联动的全球化资源配置。生物医药国际化在应对“竞争限制”的国际形势下,海外市场拓展、人才吸引、对外投资等仍面临挑战,原料药、疫苗、生物技术研发等领域也仍面临相关出口管制,增强供应链自主可控也将成为未来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着力点。

乘云而上,转型生生不息

对于医药企业来讲,新药研发、合规运营、降本增效、快速响应环境变化是其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相较于传统的经营模式,众多生物药企意识到,通过数字化和创新技术,打造数字化核心能力,有效应对研发、生产、流通、合规、管理、国际化等各方面带来的挑战,将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获得国际市场认可的必经之路。

这半个世纪以来,SAP 一直致力于帮助企业客户实现业务转型,提升企业响应敏捷性、供应链韧性与创新能力。SAP ERP 作为 SAP 多年行业实践经验的结晶,借助RISE with SAP乘云而上,可全面支持生物药企打造数字化核心能力。

1.数字化运营平台构建核心管理竞争力

SAP ERP 云作为 RISE with SAP 数字化运营核心系统,内置了大量业务流程实践,可全面支持医药企业研发、生产、质量控制、销售、财务管理等各方面运营流程。同时,提供私有化部署方式,还可为企业带来更加灵活的应用体验。

SAP ERP 云拥有完整的功能范围。通过云部署模式,不管是应对传统药企通过收并购而带来的产品线增加、管理模式变化等的挑战,还是应对创新药企业务快速发展而带来的管理问题,都可支持企业快速构建数字化核心管理平台,加速应用最新数字技术,支持快速发展;

通过云的轻量化部署方式,减少了企业在硬件、人员等各方面的投入,可大大降低生物药企的初期资金投入,从资本性支出转变为运营性支出;

SAP ERP 云保留了有竞争力的客户定制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增强标准功能的方式来应对灵活的业务需求;

在应对众多药企出海的需求上,SAP ERP 云支持全球64个国家及地区相关的业务流程管理需求、财税管理要求等;

内嵌的最佳实践可支持运营流程所必须的 GMP/GSP 合规要求。同时,云部署模式还将提供药企所必须的 GxP 系统环境相关合规服务,支持企业构建合规风控管理体系,为药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合规支持;

2.业务技术平台延展企业创新能力

在智能化企业运营体系基础上,充分应用创新技术云计算、AI、大数据,对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生产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创新。SAP BTP(业务数据平台)作为数字化创新平台,在生命科学行业与众多行业客户与生态圈合作伙伴联合创新,共同构建解决方案生态体系。如 Clinical Data Warehouse 通过应用 SAP HANA 与移动解决方案,对大量临床数据进行建模,为改进药物研发、医疗设备和服务协作模式提供数据洞察。通过分析复杂统计数据、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并结合 Ariba 供应商网络、PLM 产品研发方案推动新疗法的研发。 

640.png

图2 :Clinical Data Warehouse 行业云解决方案

3.商业网络加强供应链自主可控

未来企业的竞争是在商业网络中对资源重组与利用能力的比拼,如何实现对上游原材料、下游客户的无缝数字化协同,构建企业生态运营体系,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转换新旧动能等都将是企业需要重点建设的数字化能力方向。SAP 商业网络(Business Network)通过构建供应网络、物流网络、资产网络,形成一个全链接的商业网络生态体系。其中,供应网络解决方案 Ariba 可支持企业将生态圈中的上下游多级采购商融入网络,使用单一门户实现企业之间的高效协同合作,构建生命科学行业的云端生态圈,提高供应链韧性。

640.png

图3:供应网络 Ariba 整体解决方案概览

SAP 进入中国30年来,“在中国、为中国”一直是 SAP 秉持的经营理念。在新的发展周期里,在新的商业环境中,在新的技术应用云时代下,SAP 将持续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实现“全数据、全链接、全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人类的健康谋福祉。

相关资源推荐

木林森:SAP 助力木林森管理上云,重塑全球业务流程

icon 成功案例

京深深向:携手 SAP 加速管理创新

icon 成功案例

“双碳”目标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道

icon 趋势观点

跨境电商,云端拥抱竞争

icon 趋势观点

SAP 姚一兆:新消费数字化势在必行

icon 趋势观点

国务院国资委干教中心到访 SAP 北京办公室

icon 趋势观点

大咖推荐阅读

木林森:SAP 助力木林森管理上云,重塑全球业务流程

icon 成功案例

京深深向:携手 SAP 加速管理创新

icon 成功案例

“双碳”目标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道

icon 趋势观点

跨境电商,云端拥抱竞争

icon 趋势观点

SAP 姚一兆:新消费数字化势在必行

icon 趋势观点

国务院国资委干教中心到访 SAP 北京办公室

icon 趋势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