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清源自活水来 | 数字化激活内部人才市场
Josh Bersin今年的HR趋势报告中提到了两个很重要的趋势,一方面我们看到随着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很多企业也在随之转型。汽车行业提出了软件定义汽车,向电动汽车发展,成为软件公司、人工智能公司。医疗健康公司正在成为IT和数字医疗公司。制药公司正在深入基因工程。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每个组织都试图找出企业的发展方向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希望能够清晰掌握目前企业员工所拥有的能力,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在哪里。所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有一把尺子,或者说一套标准来定义企业的能力素质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去做人才盘点、人才规划、招聘、培训、职业发展等。
另外一个热点的方向就是构建企业内部的人才市场,随着人才竞争的愈发激烈,如何盘活内部资源就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命题。这两年我们一直听到这样的声音,“世界那么大,机会那么多,我想去看看”。麦可思研究院发布了一份针对“95后”大学毕业生离职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有76%的群体主动离职是因为“觉得个人发展空间不够”或“想改变职业或行业”。不仅是95后这批特立独行的“Z世代”后浪,那些参与工作多年的80后骨干,在同一个岗位,相同的事情做久了,也难免会觉得乏味和疲惫,想要寻找新的职业前途。不难发现,在当今的职场中,人员的频繁流动已经成为显性的特征。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换一种思路,通过打造内部人才市场,让人才在流动中为企业带来持续的增值效应。
SAP在这个方向上走得比较快,在去年上半年就迅速推出了内部人才市场的方案:Opportunity Marketplace。这也是Forrester在今年把SAP评为领导者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1、The Whole Self Model
这里我们SAP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Whole Self Model。要做到以人为本,成功的员工体验,就需要深入地理解人。每个员工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在当下,仅仅了解一个人的技能和能力是不够的,他们可能拥有与当前职位无关的一些额外的优势,这可能使他们非常适合某个项目或者动态小组的机会。因此我们在考量一个员工的时候,还应该包括这个人的工作风格、他的志向、什么能够激励他,他是如何跟其他人沟通和合作的,他的个人学习模式是怎么样的,等等。这意味着更全面的了解员工个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以及他正在往什么方向发展。当你有了这种可见性之后,就可以在组建项目或搭建团队时做出更好的决策,或者为员工匹配更合适,对他来说更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发现,当员工感到他真实的自我受到重视时,他们的敬业度、适应性和创造力就会更高。
2、能力中心
3、内部机会市场
4、适合的时间遇见适合的机会
5、内部机会市场中的机会类型
首先是任务分配,它是非常灵活的。允许组织,比如直线经理、项目经理发布和管理临时的内部任务,例如轮岗机会(Fellowship),或者实地学习(Shadowing),又或是临时任务(Gig)。为员工提供体验式学习机会。另外一方面,比较正式的,例如项目成员的选择、动态小组等,类似这种有着一致的目标的,比如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合作实现某个新的目标。员工可以申请项目任务,以获得相应的项目经验或人际关系方面的收益。这些都是企业内部流动性的重要的驱动因素,同时也是为了拓宽员工的经验。我想实践我所学到的,这是在实践中学习。
还有培训的机会,基于机器学习的培训建议,这里所推荐的培训课程,培训项目,或技能路径主要基于员工的兴趣、发展目标、或者周边同事都学了些什么内容、最近有哪些热点课程,都会推荐给他。这里我们排除了合规培训和强制性培训。
再有就是导师/教练:这里的应用场景可以非常的丰富,可以给新员工分配一个伙伴(Buddy)或者导师(Mentor),这是相对正式一些的场景。或者是技能教练,比如某个领域内的专家,这种一般是短期的,而不是导师学徒(Mentoring)那样的长期关系。也可以是同事间的学习,职业生涯相关问题的咨询,非正式的技能分享,以及以提高技能为特定目的的指导关系。它可以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真正的内部网络文化。
我们相信,员工将受益于在内部机会市场(Opportunity Marketplace)中的这种透明度以及协作精神,包括与他人联系和学习的能力。
结束语
如何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看,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企业到底要做什么,员工想要做什么,他能够做什么,把企业和员工所要想做的事匹配起来,来达到双赢的目标。我们的内部机会市场的目标,是帮助员工根据他们已拥有和需要发展的能力找到最好的机会。经理们能为他们的项目/团队找到最好的人才。而企业则获得对其员工的能力和发展意愿的即时洞察力。通过内部机会市场,将数据智能转化为组织优势,通过机器学习和动态数据来推动所谓人才发展的飞轮,这个是我们研发的重点。帮助您提高企业内部流动性和员工留存率,真正推动员工的敏捷性,这样您就可以创建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员工队伍。同时也可以随着内部机会市场的实践,不断扩大学习和发展的渠道,去创造更多的机会(Opportunity),相应的组织也能在未来保持持续发展。

相关资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