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驱动低碳化:在中国,为中国 - SAP Analytics Cloud 助力“碳双控”
刚刚结束的2022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再度成为热门话题。经过双碳目标的提出、减碳相关政策的制定、去年年底的多地限电,各界逐步认识到,碳中和是一项周期长、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其对政府的政策制定、企业的商业模型、个人的消费观念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通过本文,从政府监管的角度,介绍SAP分析云(SAP Analytics Cloud,简称SAC)如何通过数字化的手段,驱动低碳化,帮助各级政府部门实现双碳目标的达成。
自从2015年巴黎协定将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作为本世纪后半叶的全球目标后,各国陆续开始着手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设定。
欧洲绿色协议: 减碳先锋
欧洲作为减碳先锋,对我国的脱碳行动能够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那我们来看看欧盟发布的“欧洲绿色协议”中,都有哪些目标和行动。
目标
“欧洲绿色协议”的目的在于致力于改善公民和后代的福祉和健康:
行动
从中能看出,清洁能源、法规建设是欧洲减碳的重点,并且希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数字化战略等技术手段来推进脱碳行动,按计划实现绿色协议目标。
中国脱碳计划:能耗双控向碳双控的转变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化石类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绝大头。国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同时,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碳双控制度。这也意味着,政府从“能耗双控“考核机制向“碳双控”的转变,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占比,优化能源结构,监控碳排放的强度和总量,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SAP 完整的“气候行动”解决方案,赋能可持续发展
碳排放监控平台
利用收集到的能耗数据,实时了解管辖区域的能源品类、消耗数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SAC的智能洞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碳排放量的贡献因素,告知用户哪些因素对碳排放贡献最多,监管部门可通过控制相应的因素有效地控制能源消耗,降低管辖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
除此之外,还可以按行业、区域等维度分析,帮助监管部门了解每个行业的能耗情况和碳排放情况。
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SAC通过模拟,制定未来的减碳计划,为碳达峰和碳中和设计可行的减碳目标和路径。
绿色能源发展
总结
以上解决方案,验证了通过SAC,监管部门能够快速搭建碳排放监控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估算和分析在生产活动中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并且在能源结构调整、减碳目标制定等多个环节的脱碳行动提供数据支撑。
相关资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