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即用,快速产出 | SAP BTP预定义内容一览
“定制化自开发往往面临较长的工期和较高的成本,尤其是通用技术类服务,在和成型产品对比时,开发周期往往会是一个弱项。自开发还是购买成型套件,这样的对比也是整个IT界长久以来的话题,两种方式往往又各有其拥趸。
而针对自开发的这一硬伤,SAP在BTP的几乎每一个服务中都预制了大量的预定义内容,使得这些服务像SaaS一样开箱即用,并且还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进行定制化,大大节约自开发所需要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序言:开箱即用的云服务vs自开发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云时代的到来,云服务以其较低的首期投入,可预计的长期投入和与时俱进的内容与技术变得越发受欢迎,任何公司或实体都正在或主动或被动的拥抱云服务。但是在享受到云服务便利的同时,往往也会面临一些缺点,比如无法自行开发接口导致集成受限于云服务厂商,比如无法自开发功能导致功能上的局限。为了越过这些障碍,为用户提供真正自如使用的云系统架构,SAP业务技术云平台Business Technology Platform(简称BTP)应运而生,作为OP时代自开发平台的全新升级版,既包含了云原生的尖端技术,又可以灵活接入不同的云服务甚至是防火墙内的本地服务,并且无论是开发接口还是功能都可以自行定义,作为云版的技术平台承载了云时代的定制化能力。
在开始之前,什么是预定义内容呢?我们都知道,通用型软件例如数据仓库往往都是泛用性很广的,很少有数据仓库是只能用于某条业务线或者某个行业的,所以即使有了软件,也往往需要针对用户自己的真实需求来建模,比如针对财务数据的建模就需要以财务部门产生的大量数据表为基础组合出我们想要的模型。而这个让通用型软件适应具体用户需求的过程往往费时费力,会成为IT系统升级换代的一个阻力。
而预定义内容指的就是,在通用型软件中内置一些开箱即用的经典场景的内容,例如财务部门想要启用数据仓库时,只需要找到对应的预定义财务数据模型并开启使用,就可以大大缩短适应时间。同理,在BI分析类软件中针对财务数据的展现也可以有许多预定义图表,来针对经典的财务数据模型进行展现,降低了每一个新场景都会面临的大量启用成本。
本文将带您遍览SAP BTP上各项服务的预定义内容,涵盖多条业务线和多个行业,来帮助客户尽可能的同时享用到成型套件和自开发的优势。
整个业务技术云平台(BTP)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数据能力、分析与计划、集成拓展、智能创新,后续的内容也会按照四大部分组成。
一、数据能力中的预定义内容
每一个系统和应用建设的起点都会是数据,无论是数据库的表结构还是主数据都是至关重要的。而针对这一需求,BTP数据能力中的主数据管理就包含了大量开箱即用的主数据模型,减少了自行搭建所需的成本,在企业启动主数据项目时,即可借助这些预定义内容来减少开发时间,并且还能从经典的主数据模型中学习到最先进的业务管理思想:哪些数据应该是主数据,哪些主数据应该分成多层级多部分才是科学合理的。
而用于展现和分析的数据模型上,无论是本地版本的BW/4HANA还是新一代的数据仓库云 Data Warehouse Cloud中都有许多针对不同行业和业务线的预定义数据模型,就像前文提到过的,无论是财务,销售,人力,供应链还是不同行业,在启动数据仓库构建数据模型时,都可以借助这些开箱即用的数据模型来大大减少启用成本,并且用例越多越广泛,节约的成本也就越多。
二、拓展集成中的预定义内容
在数据能力之外,企业IT系统建设的另一个重点,也是往往会灵活变动的部分,应用开发能力,在BTP拓展套件中也有着全面的覆盖。BTP提供的UI5框架不仅拥有丰富的控件,还会自动针对设备屏幕大小进行控件规格的自适应,由这些功能组成的代码框架可以快速地为常见的业务场景搭建出原型页面,例如购物车,日程表,管理端等数十个范例应用。借助这些成型代码,只需要极低的成本就可以搭建出多平台自适应的,手机及平板电脑也能有同样体验的前端应用,即使这些模板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也可以以其作为一个快速的原型,来得到可能的未来展现效果,从而预先修正项目的目标效果。
数据能力和拓展开发能力的组合就可以搭建出一个拥有强大功能的应用,但是真实的IT环境中往往会存在许许多多不同的应用,甚至会有部分应用在云端,部分应用在本地机房,部分应用完全属于企业自身而可以按需修改,部分应用则属于云服务而企业只有使用权,一个完整的IT系统将会需要让不同的应用和谐共处,无论是数据还是流程都需要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给用户,于是集成就成为了下一个痛点,尤其是当企业不断的采纳/剔除各种云服务时,如何快速的将新的云应用融合进整体系统内·,速度和效率就变得至关重要,而BTP集成套件针对主流应用之间的经典集成场景,直接将这些集成内容都做出来了,免费提供给客户,并且所有BTP用户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成型集成场景上传,进一步丰富现成的集成内容。
三、分析与计划中的预定义内容
有了应用就能收集到更多的数据,而借助预定义的数据模型,就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更高阶的分析乃至于决策。而BTP的分析与计划能力中的SAC分析云也内置了大量的行业和业务线最佳实践模型与内容,其中包括针对50+SAP应用/20+伙伴应用中数据的模型和内容,和19个行业经典场景的预制内容,并且这些分析与计划的预定义内容还可以同前文中数据仓库的预定义内容结合使用,这样从数据建模到展现上就都可以节约大量成本,同时也使用到了业务线/行业上的最佳实践。
甚至针对一些经典的业务线的分析场景,还可以智能化的依据字段名称来引用预定义数据模型和BI图表来直接生成最终报告,包含了对于这份数据的各种总结和可视化内容,能够在真正的分析报表开发之前快速预览到未来的可能效果,并作为一个最佳实践的BI指导。
四、创新技术中的预定义内容
借助前文所提到的预定义数据模型,应用界面,集成内容,分析图表,在大多数应用场景上都可以节约许多的启用成本了,而BTP创新技术部分中还有一个最近比较流行的工具对预定义内容有着较大的需求,那就是RPA自动化流程机器人。利用机器人代替手工来进行固定的操作,就像一条流水线,机械臂代替工人对原材料进行一步步的打磨,抛光,组装,直至送出成品,而流水线上针对不同业务场景每一步的操作都还是需要一个开发过程的。并且这些业务场景在不同公司都还会有一个共性,往往一个流水线内容可以在很多的公司进行复用。针对这一特点,SAP BTP上的iRPA智能自动化流程机器人也承载了大量的预定义流水线内容,最大程度的减少企业自己开发机器人内容的成本,并且还能作为流程最佳实践的范例,以供尚未形成规范流程的企业借鉴和参考。
五、一站式工作台上的预定义内容
除了这些企业最常用到的通用型服务的预定义内容之外,在BTP的各项其他服务中也有着预定义内容的身影,像是员工的一站式工作台SAP WorkZone,就包括了一个只需要拖拉拽即可自定义的员工主页。员工可以由自己的喜好来排列不同的公司新闻,大家都在查看的文档和视频,个人KPI统计报表,个人To-Do List以及个人最常用的应用入口等不同的控件。而这些控件也大都是由SAP开发好了,仅仅需要进行简单配置即可由员工自行启用的。
总结
定制化系统与标准化套件孰优孰劣一直是IT界争论的焦点,在我看来,定制与标准的有机结合才适合最广泛的信息化转型需求,而主要作为标准化套件领导者的SAP在提供了各种基于云原生的最尖端通用类服务来帮助客户实现定制化需求的同时,还把定制化和标准套件之间的桥梁通过集成套件进行打通,最后通过大量的预定义内容,减少定制化开发的成本,这样一套结合了各自长处的完整系统才会是企业信息化转型的黄金搭档。
【作者介绍】
杨一鹤(Arthur Yang) 云架构师
技术栈较广,包括前后端开发,机器学习和算法,区块链,及云原生等技术,涉足过房地产,高科技,零售,能源,制造等行业,目前专注于企业级云服务的技术部分,负责提供整体云时代纯云/异构IT系统的架构设计和系统搭建。
相关资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