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业内菁英,领读前沿趋势

乘云而上,加速转型:云时代背景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新模式

本文作者:SAP天天事 文章来源:SAP天天事 2021-12-14 10:12

1608

随着云计算技术和商业生态的成熟度日益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快速进入云时代。企业级应用软件厂商在拥抱云技术的同时,通过资源整合和生态重组,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商业创新逻辑。SAP 大中华区首席战略师刘可接受赛迪顾问分析师王云侯专访。在访谈中,他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畅谈如何以业务重构为核心,最大化发挥数据价值。


应用软件加速云化,外企加速本土化


自谷歌公司2006年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至今,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从开源社区到商业巨头,云计算技术和商业模式越来越成熟,用户对于云服务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给企业带来更多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业务的抗压能力,通过创新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同时,中国政府适时推出鼓励企业「上云」的政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意愿,由此带来数字化投入的持续增长。

 

在企业级应用软件市场中,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财务等领域的 SaaS 业务发展迅猛,ERP 的云化趋势也十分明显。而 SAP 早在2018年,云业务就超过了本地部署业务。


微信图片_20211214111351.jpg


SAP 大中华区首席战略师刘可提到 SAP 在全球市场中的表现时说:“2021年第三季度 SAP 全球云产品产量提升增速将近25%,其中 RISE with SAP 乘云而上 - SAP 数字化转型加速包系列产品增速达到60%。”



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外资企业也更加积极地推进本土化战略。刘可表示,“SAP 作为一家服务中国近30年的外企,SAP 对于中国市场的投入持续增加。中国是 SAP 的第二故乡。SAP 先后在中国推出了两次特别发展计划,投入了数十亿美元。SAP 的云产品系列全线落地本地数据中心,在过去数年中,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其中,ERP 云产品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是全球 ERP 云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

 

SAP 针对中国市场私有云比例高的特点,在2021年1月发布 RISE with SAP S/4HANA Cloud,private edition(私有云版本)后,实现了其 ERP 云产品 S/4HANA Cloud 对于多租户、单租户、私有云、客户数据中心部署等多种部署方式的支持。


微信图片_20211214111402.jpg

截至目前,SAP 已完成包括 ERP 云,CRM 云、供应链云、采购云、HR 云、费用管理云、行业云、中小企业 ERP 云的一整套的 SAP 云解决方案的本土化布局。同时,其推出的 PaaS,即业务技术云平台(Business Technology Platform,BTP)提供了强大的业务拓展和创新能力。最后,SAP 联合本地 IaaS 云服务商,比如阿里云、中国电信等,实现了全系云产品部署在本土数据中心。


业务转型即服务,SAP 引领新模式


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数字化转型的目的往往不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某些原来无法实现的业务目标,达到提升整个公司效率的效果。这一过程不仅包含软件工具和技术的应用,更需要通过行业专家的咨询支持,帮助企业运用软件和技术实现业务转型。

 

从早期的预置软件到基于云环境的软件与服务,再到通过云服务对业务和商业模式进行变革,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经历了从技术驱动到需求驱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级应用软件厂商的能力已从核心软件产品的开发向云服务的运营方向延伸,又进一步拓展至业务模式变革和商业创新能力的输出。这一点在头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也得以显现。

 

2021年,「RISE with SAP」战略被提出,其核心是业务转型即服务(Business Transformation as a Service)。很多客户都有转云的意向和计划,但是同时也有更多顾虑,比如上云是否能实现业务云化的价值、上云周期会不会很长等。

 

而 SAP 通过 RISE with SAP 解决了绝大部分的顾虑,可以帮助客户按照其企业自身的步调,逐步往云上走,既可以分步上云,也可以一步到位,保证了上云之后业务云化价值得以实现。

 

可以做到这一点,是因为「RISE with SAP」包含了三个特性:其一是一整套智慧企业云解决方案(包括 ERP 云,CRM 云、供应链云、采购云、HR 云、费用管理云、行业云、中小企业 ERP 云等),以及灵活的业务技术云平台,协助客户拓展与创新;其二是 SAP 背书的强大实施服务和咨询服务生态,确保客户在转型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其三是提供了按照客户需要的步调向云转型的灵活能力。刘可举例:“这就比如客户有需求要把钉子钉到墙上,传统的软件厂商为客户提供的是「锤子」,并不关注客户钉钉子的目的、深度、位置;而业务转型即服务(Business Transformation as a Service)根据客户的需求,帮助客户完成钉钉子到挂上画的全过程,客户并不需要操心买哪个锤子,哪里找熟练工,钉子需要钉多深等。他只要提出哪个房间想挂哪些画,从哪个房间开始点缀,多长时间更新一次即可。”这种服务理念的变化体现出企业级应用软件头部厂商的战略重心已经从传统的软件产品和服务向云转型和业务创新服务转移。


微信图片_20211214111407.jpg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新战略对于企业级应用软件厂商要求也很高,以往软件厂商仅需要提供软件应用,而业务转型即服务需要保证客户在购买服务后能够实现业务目标,这要求软件企业在产品设计层面需要与客户需求保持高度一致,并在实施过程中和客户站在同一视角。刘可表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SAP 的每位员工都要确保我们的目标与客户的目标一致。”


数据赋能创新后,软件企业能做更多



从数据价值变现的角度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分为两步,一是针对各种业务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采集系统,包含物联网终端采集设备在内;二是通过采集到的数据,得到业务洞见,并将其用于业务流程的提升及创新上。

 

中国很多企业已经率先打造了第一种采集数据的能力,但是在如何利用数据提升自己的运营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挑战。任何企业需要完成数字化转型,就要知道每个流程里面发生了什么,有哪些数据,针对数据和业务价值进行探讨。

 

刘可表示,第二种能力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SAP 在中国推出了企业级创新营项目,联合中国的初创公司,通过创新的场景,将数据和业务紧密结合, 最终协助客户做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

 

举例来说,其中一个应用场景是 SAP 与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展湾科技合作,帮助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判断产线上单个设备的故障率以及故障原因,结合单点故障判断能力和 ERP 系统的订单信息,以及 MES 系统中的工序、工艺信息,可以判断并预测整个订单在经过整个产线后的良率,提升整体质检效果,并提出工艺改进计划。



行业云网络创新,服务产业生态



在完善企业内部数据体系的基础上,如何构建产业链层面的「数据生态系统」 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关注的方向。

 

SAP 提出的行业云网络战略,目标就是创建面向产业价值链上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开放「数据生态系统」。

 

在欧洲,SAP 与宝马牵头,搭建了基于欧洲云和数据基础架构 Gaia-X 的汽车网络平台 Catena-X。Catena-X 吸引了欧洲汽车产业链中的梅赛德斯-奔驰、大众、西门子、博世、巴斯夫等企业参与,覆盖了汽车制造、零部件制造、生产设备、汽车销售、汽车服务等产业链环节。Catena-X 平台希望通过建立欧洲汽车供应商网络,加强企业间协同,减少库存成本以应对日益变化的市场。

 

在这个平台上,企业间数据可以通过标准化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提高汽车行业竞争力,提升公司间的合作效率。通过这个网络与外部共享数据的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是同行的三倍。


刘可认为,“Catena-X 的案例同样符合我国「打通行业上下游供应链,实现资源协同,提高行业生产效率」的产业目标。比如伊泰通过 SAP 系统,物料盘点工作量减少了50%,出入库效率提高了400%,每年节约汽运损耗成本将近5000万元。伊泰是中国企业500强,也是国务院列出的13个大型煤炭骨干企业 之一。面对中国有关工业物联网、碳中和的政策,伊泰持续探索与时代同步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伊泰基于 SAP 平台开发了行业云方案运销系统管理集团煤炭运销任务,将煤矿、发运站、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港口等业务单位的数据统一起来,融入产运销流程中,形成了端到端的产运销业务数据系统,与财务数据系统联动。”


数据与隐私保护,安全是一切的基础



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安全问题主要分为网络安全(避免在网络环境下的非授权访问)与数据隐私保护(在处理数据时充分保护个人的数据隐私权)两类,企业级应用软件厂商需要通过严格的安全与数据隐私保护体系认证。

 

首先,软件企业在产品开发与交付过程中需要经过应用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 (ISO27034),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内置安全检查功能,如 SQL 注入、后门权限漏洞等。

 

其次,在数据存储环境上企业需要选用安全级别较高的数据中心。刘可指出:“比如 SAP 仅选用 T3 以上级别的数据中心,四年内可用时间达到99.97%以上。”

 

最后,在安全的产品与可靠的数据中心之外,还需要建设安全运维服务及监控体系。“SAP 还提供24乘7的安全运维及监控体系,专职团队全年无休随时待命。”

 

数据隐私保护方面,企业需要严格遵照中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而在企业出海与跨境电商的业务场景中,所需要符合的数据隐私保护法规更多。



结语

进入十四五后,中国经济继续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企业持续关注的重点。在走向云端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的上云路径和时机,业务转型即服务提供了一种创新的上云模式。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关注数据对创新的赋能作用,构建更加广泛的数据生态,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相关资源推荐

张小泉:数字化为老字号注入新发展动力,用匠心传承构筑产品力护城河

icon 成功案例

昇兴股份:SAP 与昇兴股份在第六届进博会达成合作,管理上云赋能智慧生产

icon 成功案例

SAP S4HANA Cloud Private Edition

icon 解决方案

SAP S/4HANA Cloud 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icon 解决方案

专精特新,云端护航

icon 趋势观点

源于“增”、兴于“智”|供应链金融的SAP数智化之道

icon 趋势观点

大咖推荐阅读

张小泉:数字化为老字号注入新发展动力,用匠心传承构筑产品力护城河

icon 成功案例

昇兴股份:SAP 与昇兴股份在第六届进博会达成合作,管理上云赋能智慧生产

icon 成功案例

SAP S4HANA Cloud Private Edition

icon 解决方案

SAP S/4HANA Cloud 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icon 解决方案

专精特新,云端护航

icon 趋势观点

源于“增”、兴于“智”|供应链金融的SAP数智化之道

icon 趋势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