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阿米巴遇上 SAP
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碰到客户询问有关阿米巴的问题:SAP 我们用了很多年了,最近老板要搞阿米巴经营,SAP 方案在原来的基础上能支持这种变化吗?我们正在选型 ERP,集团除了满足外部核算外,更需要满足阿米巴经营的核算和考核,SAP 的方案支持吗?阿米巴经营模式 SAP 实现起来复杂吗?标准功能是否能基本满足?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向大家解释清楚什么是阿米巴经营以及 SAP 对应的方案是如何支持的。
一、什么是企业阿米巴经营
阿米巴(Amoeba)在拉丁语中是单个原生体的意思,其身体可向各个方向伸出伪足,使形体变化不定,故而得名“变形虫”。
变形虫最大的特性是能够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来适应外部的生存环境。
参照阿米巴的特性,企业经营过程中也出现了阿米巴经营模式。
该模式是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开创的,他先后创办了两家企业——京瓷和日本第二大通讯公司 KDDI,正是阿米巴经营模式让这两家企业茁壮成长,1999年两家公司同时进入了世界500强。
而后很多企业纷纷效仿,成为企业家们常常谈论的热门话题。
一般情况下,企业阿米巴单元的划分要遵循宏观原则和微观原则:
· 宏观原则上,阿米巴单元通常划分成三种类型:赚钱的叫利润中心;花钱的叫成本中心;现在投入未来靠它挣钱的,叫研发中心。
· 微观原则上,阿米巴单元的划分不能破坏专业性和统一性,也就是说划分阿米巴单元的时候,不能为了划小而划小,公司有些部门要配合在一起,工作效率更高,为了划小而划小,这就适得其反,破坏了专业性和统一性。其次,阿米巴的组织单元划分是非常灵活的,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当前的发展节奏来确定,同样一个部门,在一家公司是利润中心,在另外一家公司可能是成本中心。最后,阿米巴单元还必须能够独立核算且能相对独立完成工作,要有明确可计量的收入或者支出。
企业内部不同的阿米巴单元之间一般会涉及到产品和服务的结算问题,所以内部交易价格问题是实施阿米巴经营模式的企业必须要考虑的。
阿米巴内部交易定价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参考市场价来定价、成本加成法定价、逆向定价法定价以及双方协商定价法等。
另外,阿米巴经营模式之所以能提高利润,在于唤醒了企业全员的利润和成本意识,让人人感知市场压力。利润中心直接关注利润,成本中心的费用要由利润中心来承担,所以间接关注利润。
企业阿米巴经营模式在选择系统的时候,通常会面临几个问题:
· 如何同步满足外部会计的核算和内部阿米巴经营模式的核算?
· 成本中心的费用是否可以方便的分摊到利润中心,分摊方法是否多样?
· 在满足外部会计核算的同时,是否支持利润中心之间的转移价格核算?
· 阿米巴经营分析的报表功能是否强大?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看一下 SAP 的解决方案。
二、SAP 宝典锦囊
01、业财集成下的外部会计和内部会计同步记账,为阿米巴经营模式奠定了核算基础
要实现业财集成下的外部会计和内部会计同步记账,系统需支持一体化的组织构架设置,并且当一笔业务发生的时候,能实时同步更新到相应的组织单元中去。
下图是某企业已经实施完阿米巴经营模式后在 SAP ERP 系统中的部分组织构架示例。
在会计核算层,代表外部构架的公司代码和代表阿米巴经营模式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等组织单元在一个层次上集成搭建,并根据业务上的归属关系,和业务执行层、战略业务单元/区域层、战略管理层的组织单元通过分配与被分配的关系,组织了 SAP 内部多维、交叉、立体的组织网络。
这些组织单元随着企业的发展、业务的变化,可以灵活的进行增加、减少、冻结并可进行相应的再分配和再调整。
在上述组织构架设置和相关主数据建立的基础上,SAP 的“业财一体化”开始发挥威力,企业的供、产、销等业务实时触发财务形成相应的外部财务凭证(以会计科目为载体的借贷分录)外,也包括了管理会计凭证(如费用同步进入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收入同步进入利润中心等)的实时生成。
SAP 的这些特点都为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实现提供了核算基础。
下图为 SAP 的业财一体化示意图。
02、丰富多样的分摊分配方法: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所属成本中心)的费用分配分摊
成本中心是对成本费用进行责任承担的组织单元,在系统实施中,需要根据阿米巴经营模式中确定的成本中心进行创建,管理会计中的成本中心模块可以满足企业以成本中心为责任单位进行账务记录和业绩考核。
利润中心是对成本费用和收入进行负责进而对利润进行责任承担的主体,可满足企业以利润中心为责任单位进行的账务记录和业绩考核。
在系统实施中,需要根据阿米巴经营模式中确定的利润中心进行创建。
阿米巴经营模式下,成本中心归集到的费用需要向所服务的利润中心进行分摊分配。
下图是成本中心主数据创建的系统截图。
当一个成本中心只为一个利润中心服务的时候,成本中心的主数据只维护这个利润中心,见下图红框部分,这种情况下,该成本中心归集的费用会实时更新到所维护的利润中心中去,不需要进行分摊分配;如果一个成本中心为几个利润中心服务,那么该成本中心主数据维护的时候,需要维护成虚拟利润中心,月底按照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将该成本中心归集到的费用按照提前约定好的逻辑(人数、公里数、部门所在面积、收入等等)分摊分配分摊到相应的利润中心(所属成本中心)中去。
SAP 提供了丰富的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所属成本中心)的分配分摊功能:重过帐、直接作业分配、非直接作业分配、实际等于目标作业分配、分摊、分配等。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分摊和分配功能。
成本费用分摊的规则很多,比如根据统计指标,百分比,权重,固定金额、作业量等等。
我们在系统中将分摊规则定义在分摊循环中。
分摊循环是多行的,每一行中都定义了分摊成本流的发送方,接受方,分摊规则等内容。
在月末根据执行分摊循环,系统自动完成从发送方成本中心到接收方成本中心,进而实时更新到所服务的利润中心去的分摊全过程(分摊系统考屏如下图)。
分配和分摊类似,不同之处是处理的是初级成本要素(可以理解为外部会计使用的会计科目),而且分配后的成本流仍然保持原成本要素(原外部会计使用的会计科目)。
因此分配被经常用于类似水电费,房租等特定成本要素的分配过程。
而分摊往往是将某个成本中心的所有费用重新分类(如:工资、福利、劳保等分类成人工费用;水、电、气、风费用归类为公用工程费等)或者打成包以新的形式分摊出去。
03、支持利润中心内部转移价格核算
阿米巴经营模式下,不同的利润中心之间提供劳务和商品时构成了内部市场体系下的结算关系,SAP 系统如何在支持外部核算的同时,又支持内部不同利润中心之间的结算呢?
在 SAP 系统里,利润中心被分配给了相关的主数据,如物料、销售订单、成本中心、内部订单等。
在相关的系统配置下,物料移动或会计记账时,相应的账务处理信息会同步记录在公司代码和利润中心。
账务处理信息同步更新到公司代码和利润中心后,系统除了可以出具公司代码所需的报表外,还可以提供利润中心角度的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借助凭证分割功能)及合并后的集团会计报表。
商品或者劳务在不同的利润中心之间流动时,SAP 系统提供了三种不同角度的的存货评估方法:基于法律实体(公司代码)的存货评估、基于企业集团的存货评估、居于利润中心的存货评估。
SAP 的物料账支持这三种角度的平行评估及期末实际成本重估。
通过 SAP 标准的跨公司代码物料实际成本核算传递,来实现端到端的产品成本核算分析。物料在不同的组织结构之间移动会对不同的视图有不同的影响。
SAP 物料可以使用三个单独的成本计算变量来创建标准成本,这些变量来自同一个 BOM,成本组件在公司代码、利润中心间传递可以识别增量,且物料主数据及物料分类账都存在以上三个角度的评估视图。
激活三个角度的平行评估后,我们可以在物料主数据的财务视图中看到公司代码、利润中心、集团层面的物料价格。
SAP 通过三个角度的平行评估,很好的满足了阿米巴经营模式下集团角度、法人角度、利润中心角度对物料的核算的需求。
从下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整个集团盈利为50元,其中公司1盈利20元,公司2盈利20元,公司3盈利10元;利润中心1盈利10元,利润中心2盈利20元,利润中心3盈利15元,利润中心4盈利为5元。
04、阿米巴经营分析报表
阿米巴经营需要从客户、销量、产品结构、费用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升经营水平。
SAP 在强大的核算功能基础上,还提供了丰富的利润中心报表(CO-PC模块)、获利能力分析报表(CO-PA模块)功能及内嵌在 S/4HANA 基础上的 PAPM 来满足阿米巴经营所需报表的分析。
PAPM 全称盈利和绩效管理(SAP Profi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它是面向业务用户、可以基于阿米巴业务规则灵活配置的高性能模块。
它将 S/4HANA 中的阿米巴核算数据实时同步过来,可方便实现多场景细粒度的盈利能力分析、多场景多维度管理分摊、内部转移价格模拟测算等阿米巴业务需求。
下图场景是阿米巴间转移价格的模拟场景,可以模拟多个场景、多个关键特征、多种维度的模拟,进而自动形成相应的报表。
从以上 SAP 对应的方案,我们不难看出:阿米巴经营模式中碰到的典型问题都是可以通过 SAP 的标准方案来解决的。
企业实施阿米巴经营,碰到的问题可能会很多,SAP 相关的方案也远远不止这些。
如果您的企业碰到了阿米巴经营在 SAP 中如何实现的问题,欢迎一起交流探讨,感谢!

相关资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