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校:人生“大课”需创新
7月7日-8日
全国将进入高考时间。
SAP 成长型企业社区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在此祝愿学子们考出佳绩,金榜提名。
因为疫情的影响,今年的高考,变得那样不同寻常:网络授课、高考延期,让本就风云变幻的“高考战场”增加了更多的未知。
同样,受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崭露头角的高校毕业生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就业压力。
2020年,无论是的高考考生们,还是高校毕业生们,都成了大家最为心疼、最为牵挂的一群人。
对于十年寒窗的年轻人,铸就宝剑指日可待,而担当“家国情怀”的高校毕业生们,则要求高校既要加强就业指导,也要当好参谋,做好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即“可雇用性”,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能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
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2018年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中,前十名有六所高校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新加坡各占一席。中国排在前四位的高校分别是香港科技大学(第16)、北京大学(第19)、上海交通大学(第36)和复旦大学(第44)。
各高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披露的公开数据,全国有四所高校毕业生的平均月薪破万。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的2018届本科生平均月薪为10358.5元,研究生为11580元。
大家更喜欢哪所大学做出来的数据表格?
在上海交通大学回收的有效问卷当中,针对“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就业满意度”这两个问题,尽管问卷设计的答案,“相关”就有三种不同程度,并且在制成条形图时使用的颜色非常相近,我们还是不难发现,本科生中有68.01%的人认为工作和专业是比较相关甚至是非常相关的,而该比例到了研究生则更高了,这也很好理解,毕竟越往上越专精。同时,本科生和研究生对自己找到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满意度均达到了94%以上。
看来,大学所学的专业内容对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和就业情况还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重点来了,学校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特别是普通院校该何去何从,是另辟蹊径还是求实创新?而 SAP 在这个过程中又可以帮助学校做些什么呢?
1、场景一
A 学院是一所理工类民办高校,目前在筹建一个新工科教育体验中心。学校学生的整体就业水平和平均就业薪酬不乐观,无法与公办院校有力竞争。举例来说,传统交通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是在我们印象中人设是40、50人士的地铁站内协管员。同时,教学转型升级,急需引入一套大数据的培养课程体系和专业化的教学内容。
SAP 来支招:现在的学生缺乏的是一个可以让他们放手大胆去创新的平台以及一套指引他们如何创新的方法。看到 SAP 研究院的同事如何打造这套地铁客流模拟系统,为城市运营注入新思维,A 学院感触颇深。
在 SAP 中国研究院的支持下,SAP 中国帮助 A 学院建设了 SAP “智慧企业”创新孵化平台,助力 A 学院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从人工智能,物联网方面建立联合创新实验项目,引入 SAP 创新设计思维以及“智慧企业”云解决方案。与 A 学院联合打造为创新型组织。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同时,学生获得了新技术新思维的赋能,学校核心竞争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实,这样的校企合作不是什么新鲜事了,SAP 生态圈的有些合作伙伴在高校仿真教学领域已经耕耘十余年。仿真教学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来看一下场景二。
2、场景二
面对市场上对数字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B高校认为,跟风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不可取,应先根据自身的条件逐步培养初级的拥有数字技术和行业知识的跨界人才,那么,这就要求专业的课程内容必须能够更接地气,更有利于学生多方位的发展。
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实验室负责人四眼对望:得让老师教得顺手、学生学得开心,如何是好?
SAP 来支招:数字化的高校解决方案,综合了 SAP 数字化 ERP 实训平台、数字化云应用软件、数字化分析预测平台以及 HANA 大数据平台,通过以行业流程为主线的行业解决方案,结合专业的视频课,旨在为 B 高校培养更多复合型应用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具体来说,这套搭载着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仿真教学平台,虚拟了一个真实典型的企业集团以及该企业在所处行业的、完整的包含研产供销服的业财一体化全流程,并且平台中虚构了集团三年的数据供学生对业务流程进行真实演练。
在有些学校,这种仿真教学也被称为“实践教学”,一种新型的社会实践,在这个虚拟的企业运营综合仿真平台上,可以7*24小时地去开展。学生可以根据专业或者兴趣,来选择对应的虚拟仿真课,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可以在计算机基础、英语数学、市场营销学这些课程的基础上选修,而财会专业的同学则可以修完高级会计学、成本会计、管理学原理之后选择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模拟实验。听起来是不是很有趣?
这样的场景数不胜数。
如今的数字化校园,在学科建设中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和创新思维的碰撞,而作为软件和技术的提供商,SAP 也一直致力于为提高教学质量、培育数字化人才创造土壤,帮助高校毕业生,提升实践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
总结
在最充满闯劲的年轻岁月,遇上经济下行,无疑会阻碍年轻人热血青春的释放。
但显然,这种运气的“代差”,是可以通过高校引进联合创新实验项目,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来弥补的。
高考并不是成功的唯一通路,决定成功的因素也还有很多。
所以,必须祝福每一位年轻人,不论他的分数是多少。
高考是一场“小考”,时代下的创新培养才是“大考”。

相关资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