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业内菁英,领读前沿趋势

隐秘的角落: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应对之策

本文作者:SAP成长型企业社区 文章来源:SAP成长型企业社区 2020-07-01 10:32

2302

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产业像汽车这样重要过。


从大处说,汽车拥有上万个零部件和最长的制造业产业链,它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水平。


从小处说,“以车代步”代表着国民特别是中产阶层对通勤舒适度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它是一个社会富庶程度的重要标志。


虽说香车与美人,是人类最高欲望的表达之一。


但是,在疫情之后,诸多制造型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都在承担开工不足违约和无法周转而带来的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在他们看来,“香车”正在成为过去。


2020年,大概率会对汽车零部件行业进行一次重新洗牌。


那么,未来,广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布局和调整产品?如何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今天,小编针对以上问题作出了分析,并提出应对之策。


方向一:跨界投资增量市场


疫情加速了“马太效应”、消费升级和产业的重新整合,也在持续对汽车产业带来深层次的影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595.5万辆和610.9万辆,同比下降29.1%和27.4%,降幅分别为8.7%和7.9%,汽车总销量在今年1-5月下降了30%。受汽车产业链“多米诺骨牌”连锁效应的影响,汽车产销量的下滑也会导致汽车零部件产量的下滑。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没有订单就无法开工?


答案是否定的。


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早就开始在“危中寻机”,将行业的增量聚焦在两个方面:新产品和新市场。


新产品,指的是在电动化、智能化的产业趋势下,能够为单车配套带来价值量提升的产品。


新市场,主要是中国企业从“进口替代”走向“全球替代”,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的领域。


在这两个维度下,小编梳理了我国中小零部件企业可以跨界投资的三个部分。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产业链: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势在必行的背景下,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是卓越的先驱者。


尤其在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电机电控、白车身、底盘、中控系统等零部件领域的技术创新与重塑,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跟随对象。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车市场,有望成为全球车市未来3-5年的绝对增量。


小编认为,国内的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不仅会在产品设计和技术革新上跟随特斯拉,而且也会在供应链端借鉴特斯拉的采购策略。


未来,那些符合产业趋势、技术实力强劲、成本控制到位的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将显著受益于这一趋势,继而持续获取新能源汽车产业腾飞的红利。


▍汽车电子产业链:


从消费者角度看,“智能化”比“电动化”更能够提升驾乘体验,且随着动力锂电池产业链日渐成熟,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总成端的产品差异化越来越小。


主流整车品牌为了实现差异化竞争,更有动力提升产品的“智能化”配置,这将显著推升汽车电子系统的单车配套价值。


小编预计,未来乘用车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系统渗透率将继续提升,自主供应商有望借助行业规模扩大以及自身的工程师红利,逐渐实现格局重塑。


那么,抓住智能化需求的这类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将会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数字化提升的企业:


随着全球汽车销量增速放缓,叠加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升级的研发开支压力,主流整车厂对供应链的成本敏感度显著提升,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具性价比的零部件供应链伙伴。


对于车身结构件、车身内外饰等传统零部件,不涉及“智能化”和“电动化”升级,更需要供应商具备企业管理和成本管控能力,以及同步开发快速响应能力,这些都需要企业进一步提升自身数字化能力。


小编认为,借助数字技术,在生产、供应链、营销以及人才管理上进行优化改造,从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将会为企业打开更大的成长空间。


方向二:布局全球化


自2009年汽车产销量超越美国以来,中国已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第一,且据《2019中国汽车后市场白皮书》显示,中国有望在2020年超越美国成为保有量全球最大市场。


面对国内连年需求放缓和竞争加剧的压力,开拓新市场可以有望化解产能过剩的困局。


一方面,利润率下滑和新技术涌现都促使企业加快技术升级,而另一方面全球化有助于快速获取新技术,招募顶尖人才。


与此同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多国对中国企业的税收优惠等措施,都在鼓励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走出去。


当然,企业全球化的概念并不局限于销售全球化,还包含具有全球化视野的战略规划与合作、全球化的供应链以及全球性的组织、人才和治理方式等。


所以,波士顿咨询曾提出,汽车零部件企业布局全球化需要打造六大核心能力:全球战略愿景与规划、全球品牌推广及销售、全球制造和研发、全球治理与管控、全球合规运营、全球人才管理。


要说明的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具备人才、产业集群优势。


另一方面,中国零部件企业对国内消费者在车辆选购的喜好,如何更好地挖掘本土产品方向,具有先天的优势。


尤其是在新四化加速渗透,并在中国市场形成规模方面,具有优势。


无论如何,中国汽车持续深度融入全球化的方向不会改变,而且越是在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之时,汽车零部件企业对走全球化发展道路就越要有信心。


当然,在打造全球化核心能力上,离不开数字化的帮助,尤其像 SAP 这种合作伙伴,可以从全球的研发制造、合规运营、资金管控、人才管理上,帮助广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企业的全球化之路保驾护航。


活在当下:中小企业的应对之策


利用今年这个调整期,企业可以多修内功。


一方面,对未来的市场发展方向、产品发展方向进行充分的内部论证,梳理企业前期各个不顺畅的流程,不精益的环节。


另一方面,对供应链流程、生产流程再优化改造,使得企业可以在后疫情时代具备更高的效率、更少的浪费、更快的反应速度。


打造企业更加健康的肌体,时刻为下半年大概率来临的市场旺季做好充分的准备。


为更好地应对市场未来的变化,小编也从成本管理、产品布局和产能、并购增长及全球化扩张、差异化产品和精细化服务等方向,对广大的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提出了应对策略。具体来说:


· 零部件企业应采用模块化、通用化的管理手段来降低产品复杂度,积极促进研发、生产等跨部门的协同合作,实现有效降本,所以,云端应用是不错的选择;

· 重新审视和评估当前业务组合,将资源集中在市场潜力大、有战略协同效应的业务上;

· 全面评估自己的产能布局情况,紧抓收入端和成本端方面,充分关注地区差异化的招商及产业扶持政策等;

· 加快拓展全球业务销售网络和供应网络;

· 密切关注并快速扫描有潜力的零部件细分领域,适时采取积极行动,从传统的“被动创新”转向“主动创新”模式;

· 加强构建服务售后市场的能力。


总结


在经济新常态下,拥有高端产品的零部件企业利润远高于低端产品的零部件企业。


目前优质零部件公司正加速抢占市场,汽车零部件行业必将重新洗牌,产业重组将会加快,实力雄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将会赢得更多发展机会,同时综合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必将被淘汰。


就在汽车业经历困难的2020年,新锐的外资车商并没有放弃进入中国的步伐,备受关注的特斯拉就是一个例子。这至少说明,中国的汽车市场依然充满着机会。


那么,机会到底属于谁?这是问题的关键。


活动推荐


我们为广大的中小企业管理者们,准备了丰富的在线学习与沟通的机会,欢迎大家扫描以下海报二维码,进行观看。

1.webp.jpg

2.webp.jpg

相关资源推荐

精进电动: SAP助力精进电动“引领创新、走向全球”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icon 成功案例

康方生物:量体定制如何助力 ERP 迁移上云,实现业务蓬勃增长?

icon 成功案例

SAP 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国市场云收入表现尤为强劲

icon 趋势观点

SAP燃气行业云--中小燃气企业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利器

icon 趋势观点

打造出海新样本,SAP 助力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

icon 趋势观点

SAP 助力金融创新,推动经济与社会平等、高质量发展

icon 趋势观点

大咖推荐阅读

精进电动: SAP助力精进电动“引领创新、走向全球”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icon 成功案例

康方生物:量体定制如何助力 ERP 迁移上云,实现业务蓬勃增长?

icon 成功案例

SAP 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国市场云收入表现尤为强劲

icon 趋势观点

SAP燃气行业云--中小燃气企业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利器

icon 趋势观点

打造出海新样本,SAP 助力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

icon 趋势观点

SAP 助力金融创新,推动经济与社会平等、高质量发展

icon 趋势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