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业内菁英,领读前沿趋势

中小企业: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本文作者:SAP成长型企业社区 文章来源:SAP成长型企业社区 2020-05-15 18:16

2696

作为工业的核心部分,机械零部件制造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竞争力的关键,其发展程度已成为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然而,风暴突如其来,各国经济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做好防控工作之外,第二件大事就是想办法挽回本国经济。


所以,最近日本和美国,关于建议用重大补贴政策,鼓励本国制造商撤出中国的新闻,也让广大中小机械零部件制造商表示了担忧。


听上去如此毅然决然,这些跨国制造企业,会听政府的吗?


如果它们真的撤出中国,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从“中国制造”开始讲起。


中国制造的两个优势


在过去40年,全球的制造业汇聚中国,是因为中国有两个“比较优势”。


第一个比较优势,叫做“劳动力成本”。


中国在计划生育政策之前,实行过鼓励生育政策。


充足的人口,加上城镇化,在一段时间内,我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所需要的海量便宜劳动力。


一时间,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可以傲视全球。


但是,这个优势有个前提:必须严重依赖人工。


所以,借助人口红利带来的低劳动成本,我国机械零部件业在生产规模和速度上一度处于全球先进水平。


然而,我国的机械零部件水平仍旧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


尤其,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现象较为普遍。


随着大量新技术、新工艺的渗入应用,机械零部件业对创新的要求不断被强化。


当工业机器人逐渐取代人工时,企业考虑设厂的第一因素,将不再是“劳动力成本”,而是靠近市场。


那么,伴随低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提高关键技术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就成为了我国机械零部件业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的必要要求。


第二个比较优势,叫做“供应链网络”。


当全球制造业,因为成本优势而汇集中国后,这些企业逐渐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彼此勾连的、复杂的供应链网络。


3000家打火机配件企业集聚一个小镇,走一圈就完成生产,这种效率带来的比较优势,逐渐干掉所有国家的竞争对手,输出全球80%的产量。


但是,这个优势想要成立,也有个前提:必须提供一条龙服务。


从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机械零部件业产品由于其产品复杂度,在其工艺设计、加工制造过程、部件装配过程、维护维修过程到再制造过程都需要产品制造商提供大量支持。


因此,提供“成果”而非单纯产品是机械零部件业“产品即服务”这一转型路径的重中之重。


今天的中国机械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供应链网络”优势依然强大。


然而,日本和美国开始公开鼓励本国制造企业撤离中国。


我们的中小机械零部件制造企业该如何办?


第一:创新先行


一方面,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机械零部件业产业链长,各环节关联性强,利用“产、学、研、用”的协同力量促进研发创新是必然选择。


在“产”的环节,企业应主动担起主要行动者和执行者的角色。


在“学”和“研”的环节,创新人才和研发能力的培养是重要推动力,推动从源头上补足机械零部件业人才短板。


在“用”的环节,通过有效的市场反馈、体验参与和局部微创等方式,拉动创新系统的前进。


另一方面,机械零部件业应借力数字孪生、3D 打印等技术,实现在产品设计、建模仿真、样机制造和设计反馈等阶段的数字化转型。


通过实现产品全三维数字化设计,建立产品工艺布局、加工流程、装备和实验等环节的虚拟仿真。


通过五维仿真技术,补足传统三维模型无法承载的作业环境的信息和时间维度信息,实现不同时间不同地理环境与产品的耦合动态。


第二:服务共赢


随着以传感、识别、通信以及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能机械零部件业的大力发展,智能产品与平台服务的连接,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洞察与决策,将成为工业的价值驱动力。


例如,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机械零部件厂商可利用产品回传的数据,有针对性地实现设备状态信息、环境信息等各种数据的实时监控,再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的推演,建立数理模型,对设备的健康状况做出评估,并对可预测性故障发生频次、程度等进行提前预测分析。


这些都可以提高内部运营的效率,增强市场响应能力,在指导产品备件的及时采购和产品可靠性的优化升级等方面均能产生决策性影响。


另一方面,数字化价值链的形成需要各环节企业共同参与和决策制定,在专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开展并引导彼此的合作,实现从设备产品提供商到产品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升级。


第三:数字化运营转型


因运营资本较重、运营流程复杂等原因,机械零部件企业在数字化运营上一直存在短板。


对广大的机械零部件中小企业来说,需要清晰地认识到,智能化时代下,多种设备前端的数据收集系统已逐步自动化,加上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发展,需要逐步完善“业务数据化”的工作。


所以,随着 ERP、CRM 等企业系统应用的兴起,决策者不仅仅关注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需要对业务场景的进行实时明确地把握,将数字化的应用嵌入运营环节,深入现场,实现“数据驱动业务”的转变,继而为客户提供更有温度的体验。


总结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


国际交易一旦锐减,各国闭门生产,整个人类的财富将会因为低效而锐减。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进程。


全球经济必将纵横交错、水乳交融,盘根错节,不分彼此。


逆全球化,只是短暂的波澜。


但我们并不知道,这个“短暂”有多短。是不是足够短到,让那些被波及的企业,能活着走出危机。


在疫情之下,全球的价值观冲突,前所未有的激烈。


希望我们广大中下机械零部件企业能有足够的勇气,不妥协、不屈从,坚决捍卫自己的利益;也要有足够的智慧,建立跨价值观的信任,求同存异。


据近期的一份调查报告,有75%的美企表示,无论突发状况影响如何,都不会改变对中国市场的再投资计划。90%的日企都表示,不愿意从中国撤离。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外企制造商的撤离,中国不会赢;而其他所有人,也都会输。


活动推荐


我们为广大的中小企业管理者们,准备了丰富的在线学习与沟通的机会,欢迎大家扫描以下海报二维码,进行观看。


1.webp.jpg


2.webp.jpg


相关资源推荐

木林森:SAP 助力木林森管理上云,重塑全球业务流程

icon 成功案例

京深深向:携手 SAP 加速管理创新

icon 成功案例

跨境电商,云端拥抱竞争

icon 趋势观点

SAP 姚一兆:新消费数字化势在必行

icon 趋势观点

国务院国资委干教中心到访 SAP 北京办公室

icon 趋势观点

生命科学行业向临床供应链管理的拓展

icon 趋势观点

大咖推荐阅读

木林森:SAP 助力木林森管理上云,重塑全球业务流程

icon 成功案例

京深深向:携手 SAP 加速管理创新

icon 成功案例

跨境电商,云端拥抱竞争

icon 趋势观点

SAP 姚一兆:新消费数字化势在必行

icon 趋势观点

国务院国资委干教中心到访 SAP 北京办公室

icon 趋势观点

生命科学行业向临床供应链管理的拓展

icon 趋势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