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思考,2019「新基建」大潮中的产业升级(下)
在今年的两会中,除了 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热点话题,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报告中,更为直接、显眼的冲击就是大规模减税,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增值税税率降至13%。这是我国针对制造行业的再一次实质性让利。
在上一篇《两会脉搏 | 2019「新基建」大潮中的产业升级(上)》中,我们也提到,继「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智能+」第一次出现在总理报告中。可见,政府正步履不停地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完成「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的目标。
在本篇内容中,SAP 装备制造行业专家董衍善将继续聚焦「新基建」,探讨其如何叠加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为代表的「铁公基」,以带动产业升级。本篇将聚焦动力系统及关键部件、电力设备及配套等行业。
电力设备及配套行业发展趋势
电力设备制造行业是中国制造业的基础和脊梁,是决定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的关键所在。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发电设备主要是电站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等,供电设备主要是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互感器、接触器等等。
该行业目前在迎来电气化、智能化、分布能源需求迅速增长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全球化竞争的多重挑战。高效、环保、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两会期间电力行业发展的关键词,行业品质革命跃然纸上。
一. 2019年行业趋势
1.配网投资将稳步增长: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配网提出了新的需求,配电网依然面临巨大挑战和升级改造压力;
2.电改配售一体化运营创造「新蛋糕」:有望成为社会资本深入用户端用电的入口,打开用电增值服务市场;
3.特高压重启带动2019年电网投资:2018、2019年是特高压核准年,2019-2020年进入集中交付期。特高压是电网基建和解决我国能源分布失衡的重要发力点;
4.风电抢装在即,复苏延续:根据目前风电标杆电价调整模式,如果2018年前核准项目在2019年底前仍未开工,将执行新的标杆电价政策,抢装有望加速。预计2019年风电新增装机有望达30 GW;
5.海上风能、分布式光伏及光热发电:「十三五」规划的年度目标带动较快增长;
6.海外光伏市场爆发,形成明显需求:单晶 PERC 订单能见度高,热度有望延续;
7.核电项目正式重启:4台华龙一号机组获批,带来800亿投资;
8.新能源车行业发展增速:在双积分政策刺激下,2019年各大整车企业加快新能源汽车布局;2019新能源汽车产销或将超过160万台。带动充电桩利用率提高,运营商实现盈利,用车场景增多,充电桩利用率显著提高。
二. 数字化推动电力设备产品及解决方案升级
1.数字化催生新一代空气断路器和智能化终端配电系统:推进设备数字化升级;
2.数字化技术助力新能源行业实现智能化:售、配电的放开为新能源体系(分布式光伏与充电桩的大规模接入等)形成打下基础,电力信息化推动电力大数据增值;
3.电力过剩趋势会推动发电侧重视新技术应用: 实现对故障的快速判断和专业处理,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设备,以提升电气系统环境适应性、可靠性;
4.用电需求预测可能成为电力大数据的一种变现方式:电力交易新规将提升复合预测重要性,带来电力需求预测以及交易平台软件的新机会。

相关资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