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深度剖析系列 - 威内源观点:智慧内物流运作体系
随着2019年6月新能源补贴退坡过渡期结束,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所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既要面对同行业的造车新势力竞争,也需要面对传统燃油汽车产业链的竞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上下游公司,也从单纯的技术竞争走向了质量、成本、交期的全面市场竞争。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如何在物流与制造环节保持高效率、低成本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针对如何实现新能源汽车的高效率低成本运作,在8月2日上海嘉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闭门研讨会上,威内源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作为专注于企业物流规划落地的 SAP 合作伙伴,基于 SAP 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以下简称 DT)方法论,与众多新能源汽车以及电池企业的与会者开了一场务实的头脑风暴会。
结合 SAP DT 的方法论,与会小伙伴勾勒出智慧内物流体系的特征:
• 自适应能够打通与供应商、生产车间以及客户信息交互,实现物流相关信息的自动传递,并对各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主动性反应,实现柔性物流。
• 无人化面对人力成本以及行业物流标准的逐步提高的实际情况,在技术手段成熟的前提下考虑逐步直至全部无人化,从而实现高标准全天候内物流运作。
• 透明化通过物流控制塔的搭建,能够对内物流体系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实时追踪物流、信息流、设备状态等核心数据,为体系运作提供保障机制。
要实现这些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当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进行内物流体系循序渐进的搭建。
首先
需要通过全面完善的系统及业务,夯实内物流体系平台基础,从而实现信息流与物流的完美匹配,为物流自适应提供平台保障。
其次
通过对业务边界及系统边界的划分,并且通过内物流体系平台作为中控大脑,整体协调供应商协同、车辆进场、进料入库、供料上线、成品下线、成品出库、装车发货等作业流程。并且通过此平台,为引入自动化设备提供良好的接入性,例如自动装车/卸车平台、AS/RS、AGV 机器人、传送带、机械手等等。
最后
通过实际业务的需要,对内物流体系平台进行数据的实时、动态展示,为工厂提供直观的控制塔,实时监控智慧物流的智慧监控。
威内源作为 SAP 的金牌合作伙伴,基于 SAP S/4HANA、SAP EWM 以及 SAP SAC 等产品,在国内外有诸多汽车行业智能工厂智慧物流的成功落地案例,并且打造出一套符合工业4.0理念的系统架构,为企业在跨部门、跨系统、跨设备协同等方面的智慧物流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内物流体系目前搭建状况参差不齐,成长的道路还很长,空间也很大,但随着整个行业的高速发展,如何让企业内物流不要成为企业成长的短板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是每一位行业参与者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作者信息:
伍小俊 威内源全球合伙人,负责威内源中国供应链事业部,同时也是威内源中国汽车行业首席顾问。
拥有多年的汽车行业从业经验以及 SAP 咨询服务经验,参与过众多汽车行业企业的智慧物流方案探讨及落地交付。熟悉汽车行业的供应链模式,了解汽车行业当下深刻转型的新趋势。

相关资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