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赋能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
鼠年大吉
HAPPY 2020'S NEW YEAR
SAP赋能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上篇 一、中国物流企业的行业生态
自创世纪有“物”时起,就有了“流”的需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史上最牛生鲜快递员的故事。唐朝的妃子们在长安下单,八百里加急,荔枝从岭南送到京城还是新鲜的。
而以押运货物,传报军情、政令为任的镖局,驿站,客栈则形成了我国最早的物流实体和网络。这个神秘古老的行业也是众多古道侠风传奇中的经典场景。自那时起:安全,时效,信义就成了这个行业的代名词。
时钟拨回到今天,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全国物流货值总额达到283.1万亿元,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8%,物流业总收入10.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5%。2018年全国快递业累计完成了507.1亿件,同比增长了26.6%,平均每天1.39亿单,平均每人每年36单。据行业权威分析,2019年~2021年全国物流总额将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年均复合增长,其中快递速运业将保持18.5%的年均复合增长,合同物流业则将保持13.9%的年均复合增长。
这些数字似乎说明行业形势一片大好,但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呢?笔者通过近年来的观察,认为以下几点仍然在制约着物流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1.物流效率有待提高 近年,全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8%~9%的水平。据估算,中国公路运输的平均空载率约为40%,而德国和美国的平均空载率仅为10%至15%。
2.物流整体创新能力弱
物流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研发投入低。商业模式创新、组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滞后,尚未进入“创新驱动业务”的发展新阶段。
3.物流国际化水平低
目前,中国尚无一家物流企业具有全球递达的能力,而DHL,UPS,FedEx,TNT等国际物流巨头的服务网络则能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与我国国际贸易规模完全不匹配,我国企业的国际物流服务仍然需要依赖跨国物流企业。
4.物流尚未被定位为战略核心基础设施
物流行业,网多面广量大,劳动密集,人员流动性高,容易为涉安涉恐,非法违禁危险品提供隐秘流通渠道,直接威胁公共社会和国家安全。食品、药品等民生物流问题突出。同时食品药品所依赖的冷链物流对设备专业性、技术性、配送时效的要求高,这个领域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
5.物流人力资源保障弱
中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总量有限,从业人员的学历和技能等级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人员流动性较大。据统计,中国物流从业人员平均时薪仅为6~8美元/小时,而美国则能达到13美元/小时。
二、弥补行业数字化鸿沟成为必然趋势
麦肯锡有文指出:与中国其他行业相比,货运和物流业效率极低,且数字化能力较弱,在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行业数字化指数中,运输和仓储类别排名较低也反映了这点。如下图所示:
具体来看中国物流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面临如下挑战:
1.效率与可视
过程不透明不可控,运作效率低;网络结构,物流计划,物流路径等不够优化。过程中节点多,环节多,角色多,物流成本不透明不可控,缺乏量化的利润预估和报价指导。
2.决策缺乏数据支撑
难以全面,实时,细颗粒度,多维度,可追溯的掌握物流运营情况。无法对成本利润进行量化可预测的分析,无法有效的指导客户报价。
3.客户满意度低
客户满意度低:时效承诺,安全性,可靠性,隐私保护等方面都影响了客户体验。同时伴随着数字化,互联网化的零售业态转型,消费品渠道营销模式的变革,品牌制造商大规模定制化,C2M营销供应链组织模式的升级,使得物流行业的人、货、场、载具,设施等几大要素正在全面重构和创新,举例来说:
a. 货量预测难度高:
客户粘性弱,合同短期化,货量随机波动,订单碎片,SKU量级显著增加;
b. 全渠道物流:
全渠道营销模式带来了复杂的全渠道物流服务需求;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标准给物流企业带来了成本的大幅上升;
c. 全价值链物流:
从营销物流向制造物流的全场景需求,对物流企业全域服务能力,资产资源利用效率,高级增值服务能力的要求凸显。
d. 仓储管理复杂化:
线边仓/RDC/CDC/门店前置仓/电商仓等混态储货模式应运而生,管理复杂度显著提升;
e. 运输规划复杂化:
高频海量订单,干线/支线/城配/上门的仓配一体化联动,大幅增加了路线规划和运力效率优化的复杂性;
f. 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高:
行业人口红利趋尽,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成本直线升高,行业头部企业利润极薄;
商流引导物流,物流交付商流。数字化、全球化、全场景的物流服务能力已经成为顶尖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打通从生产、配送、仓储、销售等供应链数据流,降低各环节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持续创造价值,成为了物流行业的核心诉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行业的数字化变革与业务模式创新蓄势待发。
三、携手SAP真正开启中国物流企业的数字化元年
物流企业数字化的思路和动作受互联网技术和其他创新技术的冲击较大,导致业内人员的数字化转型思路并不统一。笔者认为简单的接入互联网,局部业务环节的技术优化,或者单纯的引入一些智能设备并不是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优路径,甚至会带来无谓的浪费,而并没有真正的实现数字化,甚至连企业最基本的管理问题都没有解决。任何一个行业的企业都不能摆脱一个企业最基本的业务经营逻辑,抛开成本,效率,利润和客户这些基本要素,单纯的谈数字化或者技术革新都不能真正的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更无法应对企业规模化,集团化,业务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挑战。
物流企业真正的数字化转型一定是建立在对自身企业内在经营逻辑和管理思路深刻梳理和管理思路固化的基础上,再结合行业趋势,业务模式创新来实现企业变革。如果基于这个定位来规划数字化路径,SAP数字化核心平台一定是物流企业最理想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伙伴,只有SAP能够提供面向物流企业端到端的最佳业务实践解决方案,只有SAP能够提供25个行业的Know How和Insight。只有SAP能够支持物流企业未来5-10年的业务战略转型。物流企业携手SAP才能够真正有效的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
后记
诚然物流企业的数字化之旅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所处的经济周期和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策略,持续,高质,高效的推进,但数字化支撑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数字化促进物流企业的业务升级转型,数字化保障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是行业内的普世逻辑。
SAP赋能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下篇
在上篇里,为大家介绍了中国物流行业的前世今生,分析了中国物流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业务趋势和数字化短板。如何迎接这些挑战,从中发掘机会,如何定义自己的业务战略,如何制定自己的数字化策略和实现路径,是每个物流经营决策者亟需考虑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对SAP在这一领域的实践进行分享。
一、放眼全球,SAP物流行业的数字化实践
成立于1972年的SAP是一家拥有47年企业管理软件研发及全球应用实践经验的德国公司,SAP能够提供25个行业的专属解决方案。据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的2018年全球500强企业中有超过85%的企业都是SAP核心解决方案的用户,这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物流企业。如下图所示:
据不完全统计,SAP在全球有超过2380家的物流行业客户。福布斯全球2000强中的物流企业有超过80%的核心系统采用了SAP的解决方案。Gartner 2018年发布的全球供应链管理4+25强的榜单中有17家采用了SAP的数字化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G20国家的主流邮政企业中有17家采用了SAP的核心解决方案。全球合同物流20强企业中有18家采用了SAP的核心解决方案。全球航运10强的企业中有9家采用了SAP的核心解决方案。
SAP近年来与全球顶尖物流企业有着持续紧密的互动:
深度业财融合: FedEx,UPS,DHL, 顺丰,韵达等采用SAP ERP,加强人财物管理的同时,实现了财务对业务运营状况的实时洞察和多维度的成本利润分析评估,从而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DHL部署SAP EWM,TM及GTT等实现了财务管理,集团运营与物流业务的一体化。 产品与服务创新,优化客户体验 UPS开展供应链管理服务,利用SAP ERP,CRM和SCM解决方案,实现售后配件管理,3D打印等服务; FedEx基于SAP解决方案提供库存管理,跨平台集成,全渠道交付,退换货/逆向物流服务以赋能客户; 泛亚班拿基于SAP ERP及TM运输管理平台实施运营转型(OTP)集中物流方案中心,统筹合同物流及空海运代理业务; 结合零售行业趋势变化,为实现全渠道物流,嘉里大通开展快递业务,实现从B端到C+B的扩充,Toll通过收购DPEX,开展直接服务C端的快递业务; 技术创新,数据驱动
DHL的创新中心,基于SAP ERP及EWM仓储管理等业务系统,利用人工智能,预测性分析等技术,建立全球贸易晴雨表 (Global Trade Barometer) 预测全球贸易趋势以计划供应链及物流管理,利用机器学习工具来预测空运延误状况,以预先采取缓解措施。
UPS在SAP数字化核心平台(ERP,SCM供应链)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内部的Digital Hub,聚焦新技术IoT,AI, 云计算,Blockchain等,开展创新活动,并积极加入BiTA联盟(Blockchain in Transport Alliance)和博世的BCK18 Hackathon 物联网黑客马拉松等科技创新联盟组织;顺丰采用大数据+运筹优化技术实现网络线路布局实现从经验判断式到最优求解式。
模式转型,业务创新 顺丰在统一的管理平台基础上,业务多元化进入快运(顺心捷达),冷链,供应链服务,金融,零售业务服务;韵达开展业务多元化,积极布局快运和国际业务;南山集团东方物流基于SAP智慧物流数字核心,从合同物流跨界进入甩挂平台,及挂车租赁,金融,轮胎销售等车后市场;南山集团新南山控股基于SAP EC&O地产行业解决方案,实现了面向物流地产的业财一体化行业应用。 二、SAP支撑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全景展现
如下图所示,我们用一张图阐述了SAP视角的物流企业运营管控的价值链全景。对物流企业来说内外兼修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讲就是:对外能够提供面向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差异化、个性化物流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对内能够实现业务运营与财务管控一体化。
如下图,我们进一步阐述了SAP面向物流行业客户的整体以及能够为客户带来的业务改善和提升。
物流企业的数字化核心平台 基于SAP S/4HANA数字化核心平台可以为物流企业打造数字化核心平台,我们可以实现面向物流企业的财务及成本管理,人力资源,寻源采购,资产管理,收入管理,供应链及物流等企业核心业务线的管控; 基于SAP S/4HANA数字化核心平台可以为物流企业打造数字化物流业务运营平台,实现物流企业面向客户的3PL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仓配协同,物流计划与路径优化,物流状态监控,物流计费,承运商结算,仓储运输费用核算,物流费用成本分摊等物流企业的核心业务管控。并且能够实现与财务总账核算,成本管理,利润分析等业务应用无缝集成,统一数据源,统一技术架构。 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营销平台 基于SAP Cx客户体验平台可以为物流企业打造数字化营销平台,面向物流企业所服务的B端客户,实现从客户,线索商机,合同订单,服务到收款的端到端闭环管理。同时基于SAP Cx客户体验平台,可以实现面向物流企业客户的询报价管理,通过后台业务数据的积累沉淀,帮助客户构建一套物流服务产品的报价体系,通过量化数据来支撑物流企业面向客户的预测性报价和成本利润预估。 物流企业的数字化创新平台 基于SAP CP技术创新PaaS平台可以为物流企业打造数字化创新平台。SAP CP平台内嵌了大量创新科技要素:大数据管理及分析应用(结构化。非结构化),IOT物联网(智能设备互联),机器学习赋能的自动化流程处理(对账/报销),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货权转移,数据安全,身份认证,全链路追溯等。 物流企业的行业化支撑 SAP的解决方案在47年的实践里,融入了大量行业化,个性化的客户需求,而这些往往也是物流企业所服务的客户会提出的需求。基于SAP的解决方案先天的赋予了物流企业应对行业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对齐了物流企业与其客户沟通的语言和管理理念思路。 后记
笔者多年来参与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及落地工作,深刻的认识到,物流企业的数字化和数字化的物流企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命题,国内的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往往进行的不彻底,从质量上看只能算做是局部信息化,而不是整体的数字化,要想真正成为数字化的智慧物流企业,通过数字化创新为物流企业拓展赛道,实现业务模式转型创新,甚至成为细分领域独角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物流企业的掌舵人也更需要有求新求变的胆识和魄力。在这个过程中,SAP无疑是物流企业的最佳合作伙伴。

相关资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