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军:丽军观点 | 中国中小企业仰望云端,追逐数字化梦想
在中国的商业格局中,中小企业是规模最大、最有活力的一个群体。也正是因为这个群体,中国这个拥有最多人口的国家具有成为世界性云强国的潜力。数据的激增、以技术为核心的政府计划的出台,以及众多颠覆性的创新成果的问世,不断推动着中国企业对云投资的渴求。事实上,中国政府预测,到 2019 年,中国云计算产业的规模将在 2015 年的基础上扩大 2.5 倍,从 1,500 亿元增长至 4,300 亿元。
国内中小企业对云技术的密切关注,为其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根据IDC与SAP联合出品的IDC信息简报,《利用云功能打造竞争优势:全球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云技术实现关键业务目标》,披露,参与调查的 56% 的中国中小企业高管未来倾向于采用云部署模式。现阶段,在中国,有 70% 的小型企业和 88% 的中型企业正在使用云资源,他们要么是租用单个云应用,要么是采用整套云解决方案。
企业对云技术越来越感兴趣,这是一个好消息,但要做到大规模普及,充分实现云的价值,包括提供基础架构即服务 (IaaS)、平台即服务 (PaaS)、软件即服务 (SaaS) 和新兴的人工智能即服务 (AIaaS),我们依然任重道远。最近,我拜访了 IDC 的分析师团队,得到了下面一组数据:目前,企业预置型投资占中国企业IT 支出的 77%,公有云投资占 23%。在公有云部分,约 63% 的支出落在了 IaaS 技术上。眼下,中小企业的所有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 PaaS 和业务线应用的价值,尤其是对于非互联网企业而言。
云认知挑战依然存在,但是并非无解
在国内中小企业中,对于一些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技术投资,最终的决定权在企业的创始人或者 CEO 手中,而不单单是听命于 CIO 和 IT 主管。尽管这种方法是我们获得高管认可、在企业内推广技术的最佳途径,但是,并非每个企业的董事会都了解每种技术的全部价值。
在此前的会面中,一位 IDC 分析师告诉我,56% 的采用云技术的企业来自互联网行业,我立刻明白了其中的缘由。这些企业天生就在云端构建业务模式,以实现灵活运营和持续创新,而不会受到IT问题的不断干扰。互联网行业的高管非常清楚云这类技术的价值,也知道如何通过创新从这些技术中挖掘更多价值。
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与其他中小企业的本质区别在于知识水平。一旦企业高管掌握了如何解决成本、安全性和运营一致性等问题,他们就可以迅速加快云服务和云应用的使用。
以定制门窗生产商爱尚家居( ISUNHOME) 公司为例,该公司借助小批量的个性化客户信息,快速响应客户的请求和订单,并保证低成本生产。在了解有专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 ERP 云解决方案SAP Business ByDesign后,爱尚家居希望可以借助该解决方案的实施,处理、共享和分析从前端零售商到工厂车间的所有数据。在实施该解决方案后,爱尚家居整合了电商平台、自营官网、销售订单系统、销售线索和客户关系管理功能,以及供应链运营。在云迁移项目成功上线后不久,该公司就将交付周期从 25 个工作日缩短到了 15 个工作日。
艾米奇 (AIMICHEY) 是另一个有意思的例子。艾米奇需要与数万家鞋企争夺客户,他们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滞销库存堆积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公司决定采用一款云平台,实现定制生产。通过集成机器学习与云平台,设计师能够评估市场需求,运用客户心仪的时尚元素启动设计流程,最终交付新款鞋品,而整个流程用时不到一周。与此同时,客户也能在线设计专属于自己的鞋子,利用虚拟现实和 3D 扫描技术以数字化形式“试穿”成品,然后在电商网站上购买。
中国制造:创新需求推动企业采用云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国内中小企业正想方设法跟上不断变化的市场脚步。中国政府相继推出了“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以创新为主导、以技术为驱动的战略。这种情况下,企业开启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
只有清楚认识到云技术的价值,企业高管才能释放其数字化战略的所有潜能。不论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加速大数据分析、利用物联网,还是构建新业务模式,云技术都能帮助他们重构运营模式,更好地与客户互动,并建立引人瞩目的市场领导地位。

相关资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