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世界:别OUT了! 构建消费生态圈, 才能引领零售业新范式
【阅读要点】
1、 新零售需要基础架构支撑,“云”助推零售服务边界拓展;
2、 现在的云技术概念不同以往,而是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打造的企业生态系统。
近几年来,一方面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各种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的新闻也频频现于新闻头条。真正具有新思维、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有之,盲目跟风、丧失竞争优势者亦有之。可以预计,未来的竞争就是技术的竞争,商品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技术则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那么,对零售企业来说,到底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应对目前复杂的行业变局?
零售本质未变
事实上,零售是一种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商品交易方式,基于解决交换双方的“双向契合”困境而产生。零售企业转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率地实现交易,更大程度地满足消费需求,提供更好的产品、有竞争力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企业在争先恐后地转型,但企业管理的对象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即传统零售业所归结的“人货场”。所以转型就是要基于行业属性对人的管理、货的管理、场地的管理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因此,企业转型更重要的是经营理念的改变,从满足消费需求到驱动消费新需求,以人为本,无限逼近消费者内心;企业内部与企业间流通损耗无限逼近于“零”,重塑价值链——概括起来就是满足需求、降低成本。而转型的途径,一方面是线上平台谋求线下流量,另一方面则是线下企业谋求线上渠道,结合消费升级,构成新经济和新生态系统。
“云”动力助推新零售
在今年9月商务部发布的报告《走进零售新时代——深度解读新零售》中指出,大数据与云计算共同推动了新零售的发展。云(云计算、大数据)、网(互联网、物联网)、端(PC 终端、移动终端、智能穿戴、传感器等)构建起“互联网+”下的新社会基础设施,为新零售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大企业去自建渠道,打通上下游,建立数字会员,这样做可以获得有效的消费者信息,在此基础上发展会员制度。但对于很多中小型零售企业来说,自建渠道、完成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线上、线下、物流等多方的融合,更需要完成角色的转变,从传统零售时期单纯的终端商业中介转变为整条产业链中商品交易活动和商务关系的组织者和服务者。
而互联网的真正价值在于对信息的互通、处理、反馈和共享,尤其是互联网发展至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出现和不断革新,强化了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和链接,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加强对全网、全渠道、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端到端供应链的高效管理及运营。伴随着这些技术手段的成熟,零售行业的服务边界将进一步扩展。
大消费产业生态体系是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对零售企业来说,如果能利用云技术,将上下游包括品牌商、渠道商、零售商以及其他的合作伙伴的所有数据共享,将组织边界、业务边界和流程/产品边界打通,向着自助化、智能化发展,形成全新的商业基础设施,与消费者产生全新的链接和互动。构建起一个大消费产业生态系统,对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来说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当然这里所说的云技术,并非我们以往概念里最基础的数据储存,而是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打造的企业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企业以及和他相关的其他所有伙伴都在这一套体系中平行进行,大家共享产业供应链、产品研发体系和营销体系等等,打通各项业务和流程的端到端。
作为全球企业管理软件与解决方案的技术领袖,SAP正致力于打造这样一个大消费产业生态圈,通过同生、共享到再创,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SAP通过把企业的价值链、数据共享、标签化管理跟大数据模型分享以及产业链多模式产品和服务进行整合,称为“ABC驱动生态圈的共赢”。其中,A是AI,B是Big data,C是Cloud。要知道,当个体企业在做ABC的时候,以单个企业的能力和数据规模,是无法达到智能商业的程度的,小数据的结果也无法驱动战略布局的发展。但是,未来的零售业,一定是上下游产业结合形成产业大数据,通过云计算对大数据进行分析、预测,释放出更多数据的隐藏价值,然后形成包括线上线下零售制造平台等企业的产业生态圈。打开企业内外部的边界,开放信息系统的边界,打开上下游的边界,改变原有的单个企业创造价值的范式,才能建立起一个真正符合未来的企业发展战略,创造出生态系统的优势和新的商业价值。
在解决方案方面,SAP在全新推出的SAP Leonardo平台上配备了诸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区块链等创新服务,加上SAP的划时代产品S/4HANA,能够完美支持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各种需求。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第三方的力量,加强协作与互动。SAP不仅拥有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还拥有成熟的协作式价值与创新框架,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持续、全面的合作模式,来推动真正的协作与互动。
大消费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以上为白皮书部分节选,阅读并下载完整版白皮书请 点击查看。
相关资源推荐